大批Listing被下架,亚马逊新一轮账户验证潮来袭

  一、账户验证潮

  亚马逊卖家实在是太难了。

  据业内消息,近日,春节大促前的那波扫号潮尚未平息,又陆续有卖家收到亚马逊的黄色警告,显示卖家“账户存在停用风险”。

  亚马逊发送警告信息 图源:亚马逊

  具体来看,亚马逊在账户状况页面表示,依据美国新《消费者告知法案》的规定,亚马逊需要卖家重新提交相关信息并完成验证。鉴于账户间存在的不同情况,卖家需要提交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可能包括身份、银行账户、电话号码、办公地址以及税号等。

  此外,亚马逊还提醒相关卖家,如若收到类似信息,务必赶在法案生效前完成所有验证环节,否则,无论卖家是否已加入账户状况保障计划,其账户均存在被暂停使用的风险。

  说到这里,一些资深卖家可能已经有一种熟悉感。去年5月11日,亚马逊美国站也是以《消费者告知法》为由,开启一波大规模账户验证潮,先是身份验证,后是地址验证,再然后又要求银行验证……直至6月27日法案生效,还有大批卖家深陷验证困局无法自拔。

  账户验证邮件 图源:亚马逊

  二、审核不会停

  最近亚马逊的扫号频率,让一众卖家都表示“麻了”。

  本月20号,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亚马逊春季大促活动的卖家纷纷收到来自平台的警示邮件,指出其账号因涉嫌“采取不公平行为或滥用亚马逊功能或服务”遭到封禁,而这恰恰牵涉到亚马逊申诉难度极高的“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

  卖家在大促前账号被封 图源:亚马逊

  随后不久,亚马逊又针对吸尘器(vacuum)类目和雾化器(Nebulizers)类目发起扫荡,多位中国卖家品牌的相关链接被下架,其中不乏月销量上千的BS榜单链接,加上当时正值春季大促,这些卖家的销售难免受到影响。

  一个月连着两次封号,且申诉的难度都不低,中间甚至还安插着一场重量级大促,这不禁让卖家们感叹:“亚马逊扫号究竟何时休?”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类似的扫号行动只会越来越频繁。

  一方面,亚马逊平台在卖家行为准则、绩效指标、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诚信体系、电商合规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出于对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的考量,各国政府纷纷收紧了跨境电商的相关监管政策。内外双重压力之下,亚马逊审核常态化已成必然。

  就拿美国《消费者告知法》来说,根据该法案的规定,凡是连续12个月产品总销量达到200件以上,且总交易额超过5000美元的美国卖家,平台每年都要对其实施一次的信息核验。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在美经营的卖家,每年都至少要经历一次此类繁琐的账户验证流程。

  美国《消费者告知法》相关规定 图源:ftc

  总而言之,做亚马逊必须具备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在一波一波的审核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希望卖家们能在最近几轮扫号中吸取经验,共同建造更加健康、公平的电商环境。

电商资讯*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文章网址:http://www.cnecn.com.cn/dianshanghui/kuajing/2024-03-27/16655.html
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