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流量,阿里京东拼多多的内容野心已经显露
一、电商平台藏不住的内容野心
来,大家根据我的描述,猜猜我打开的是哪个软件。
双列瀑布流展示,主打图文和视频种草,顶部有“关注”和“发现”作为内容区分,还有运动、穿搭、萌宠等等标签栏……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自信答道,你打开的是小红书!
不,其实我打开的,是京东。
对,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购物软件京东。
今年5月,京东App 11.0版本上线,客户端进行了内容化的大改版。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空降底部Tab栏C位的“逛”页面。
“逛”就像我在开头描述的一样,在内容上和小红书类似,聚合图文和短视频种草推荐,用户可以在关注栏查看所有订阅店铺生产的内容,也可以在推荐栏查看算法推荐的内容。
浏览页面时,用户点击任一短视频种草内容,都可以上下滑动进入沉浸式“逛”的体验中,点击图文种草内容,上下滑动可以查看同类产品相关的图文内容。
这熟悉的使用体验让人疑惑,京东这是在自己的软件里安装了一个“小红书”?
其实不止是京东,其它电商平台同样也都在往“小红书化”发展,重视内容社区,是电商平台近年来共同的趋势。
淘宝在2016年就已经提出了内容化方向,在2021年4月正式推出内容中心化阵地“逛逛”,位于淘宝APP底端栏的第二个标签页。
“逛逛”的内容和布局和“逛”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逛逛”在内容供给上更加丰富,有专门的类似抖音单列信息流模式的视频栏。
除了商家推荐和用户种草之外,“逛逛”还有只分享不带货的内容生产者,京东则是要求发布者必须带一个商品链接。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1月,淘宝“逛逛”的月活用户就已经超2亿,日活峰值突破5000万,和抖音、小红书共同成为三大内容平台。去年双11期间,“逛逛”在种草期的内容总曝光量达250亿次,淘宝有1/3的订单来自内容种草
而另一个电商巨头拼多多同样持续加码内容种草,在底部添加了多多视频栏目,以短视频的方式来吸引用户留存。
有趣的是,多多视频依然是用自己的祖传“成名招”来激励用户消费视频内容。点进视频页,随处都能看见“看视频得现金”的话语,还没正式开始看视频,钱就已经到账了。
从种种内容化建设可以看到,如今的电商平台,不再是单纯的以交易为主的购物平台,而是内容与消费相融合的平台。
二、内容下的流量焦虑
“过去是'流量时代’,到了今天,'流’将会变成'留存’的'留’”。
这是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在私享会上提到的话。
如今,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拉新难度不断加大,电商行业从流量时代转为留量时代。
进入留量时代,电商平台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存量市场,经营重心从获取新用户,调整为留住老用户,通过挖掘存量市场的价值,来缓解平台的流量焦虑。
根据最新一季度的财报,阿里包括淘宝、天猫、闲鱼、淘特等多个平台在内的中国数字商家年活跃买家总数为 10.03 亿。而今年一季度,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到 8.819 亿,环比仅增加 1.5%。
事实上,在2021年底,中国网民数也才突破10.32亿。因此,几大电商平台的流量都已趋于顶点,增量空间也变小。
此外,根据QuestMobile《2022年618洞察报告》,截止到2022年5月,典型综合电商App重合用户规模达到2.39亿,较去年增长了21.7%。
在商品资源供大于求,销售渠道和供给极大丰富的当下,平台的品类优势已经不再是优势,毕竟,电商平台没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
就像以前消费者购买家电和电子产品时更多选择在京东买,但在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有价格优惠和正品保障后,有的消费者便会选择去拼多多购买。
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平台用户流失,提高用户黏性,各大电商平台都极力布局内容,以此留住平台用户。
另外,在后疫情时代,95后、00后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这类Z时代群体在消费特性上有着崇尚个性,追求自我等特点。
在如今的信息碎片化时代,年轻一代用户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需求不断在变化,同时不断有新的细分平台诞生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用户的注意力正在被其他社交化、内容化平台吸引,各个电商平台强化自己的内容属性,便是希望能获得用户更多的注意力,增加消费者停留在平台的时间。
不管怎样,各大电商平台争相使出“十八搬武艺”,都是为了撬动存量市场更大的价值,而电商之间新一轮的战争也再次打响。
三、新一轮流量争夺战
优秀的内容生态,不仅可以增加老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还能与主业协同,促成交易。
毕竟,电商平台做内容不是目的,最本质的目的还是获取流量,促成消费。
根据 QuestMobile 的数据,今年 5 月,淘宝的 DAU 为 3.6 亿,拼多多为3.8 亿,而抖音每天访问的用户早已超过 6 亿。
电商平台是以交易为主的购物平台,按照使用习惯,用户一般是有消费需求时才会开软件。
而进行内容建设,能够弥补这种工具类产品的弊端,可以培养用户有事没事逛一逛的习惯,增加用户打开软件的频率,让逛和买东西同时存在,也可以通过种草产生计划外的购物需求。
此外,良好的内容生态,能够让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实现三赢。
对平台来说,除了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之外,借助内容和社交,能帮助平台进一步捕捉更多维度用户兴趣和需求,进行更精确地分发和运维。
对于商家来说,商家可以在社区里的内容分析和测评中获得反馈,更加精准地找到产品的定位和兴趣人群。
对于消费者来说,社区里都是真实的消费测评内容,平台还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加准确高效地推荐种草内容,在增加可看性的同时也能为消费者降低决策难度。
电商平台做内容也有自身的优势,电商平台的内容种草链路短、效率高,用户可以边种草边下单,不用像在站外种草一样,看到心仪的产品后还要再次跳转APP进行搜索购买。
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深耕内容建设,挖掘存量市场中新的流量点,或许能缓解电商平台的流量焦虑。
而如何做到把海量的商品,用更加贴合消费者的场景好吸引人的内容去植入,就要看各个平台自身的本事了。
新一轮流量争夺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也让我们拭目以待,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