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近九成消费者遇到过不公平格式条款

  8月18日消息,为提升消费体验,发现消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推动不公平格式条款问题的治理,维护消费公平,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22年6月开展了消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调查及线索征集活动,于今日发布《“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总体上对格式条款比较了解。87.88%的消费者遇到过不公平格式条款,遇到不公平格式条款后,超七成消费者仍会选择继续交易,主要原因在于经营者过于强势,消费者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内容,否则无法继续交易。

  多数消费者在遇到消费不公时,能够正确选择消费维权渠道。参与调查者中选择“找经营者直接协商解决”的人数最多,为206人,选择“向消协等社会组织投诉”的人数为204人,选择“向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投诉”的人数为158人,选择“向第三方责任平台(如淘宝、京东)进行申诉”的人数为102人。选择以上四项维权措施的人数每项均超过100人。

  同时,近五分之一的参与调查者选择“默默忍受”,说明维权成本高、维权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得消费者维权信心不足。

  据了解,本次线索征集活动共收到消费者提供的367例,其中线上消费172例,占比47%,线下消费195例,占比53%。不公平格式条款线索主要集中于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教育培训、通信服务、房屋装修、医疗美容等行业。

  线上消费案例中,网络购物(含直播带货)占比30.2%,网络游戏占比18%,教育培训占比8.7%,通信服务(含话费、宽带等)占比8.1%。

  线下消费案例中,教育培训占比11.3%,房屋装修占比10.3%,医疗美容占比10.3%,商品房买卖占比9.2%,公共服务(水电气供暖等)占比6.7%,通信服务(含话费、宽带等)占比6.7%,其他占比17%。

  中消协表示,在网络购物(含直播带货)方面:调查中征集到有关网络购物案例52件,主要问题涉及网购的促销、优惠券使用、退货退款、发货期限等环节。

  例如,含优惠或折扣商品不能退货、卖家不发货或强制取消订单、退款不退优惠券等。主要问题多为消费者与经营者沟通中产生的纠纷,经营者推卸或减轻自身责任,规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履行的义务等。个案的表现形式较为纷杂,显示出网络购物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现象复杂多样,经营者合规意识仍有待加强。

电商资讯*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文章网址:http://www.cnecn.com.cn/hangye/lingshou/2022-08-18/5474.html
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