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卖家涌入小红书
一、小红书卖起了小商品
今年,小红书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开启了全方位的尝试。
先是年初提升直播业务为独立部门,全力发展直播带货。董洁的两场直播带货8000万GMV,一度带火了小红书。这个数据即使放在抖音、快手也是不容小觑的数字,充分显示出小红书做直播电商的潜力。
然后是试水团购。今年4月小红书开始招募到店餐饮商家及服务商,为即将上线的团购功能做准备。为了吸引商家和达人,小红书用0押金、0佣金、流量扶持等方式激励更多商家入场,达人能获得一定比例佣金。
近日,小红书又重新捡起了笔记带货,商家可以在平台内挑选达人进行挂链合作,达人可以在发布笔记时直接关联商品。曾经仅上线半年就被下线的笔记带货功能“重出江湖”,似乎预示着小红书正在加快商业化进程。
然而,可能连小红书自己都没想到,其最为传统的货架电商,却成了最吸引商家的渠道,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从去年开始,有大量的中小商家涌入了小红书,他们卖的不是数码、美妆、潮奢等品类,而是单价几十块甚至几块钱的小商品。他们融入小红书内容社区里,靠精致的图片、较低的客单价吸引着小红书用户下单,利润不高,销量却意外得不错。
的确,小红书的“购物”频道,是一个常常被商家忽略的入口。甚至今年1月,购物入口还被替换为了“视频”,所幸后面又改了回来。
点进小红书的“购物”频道可以看到,其中的商品大多为手机壳、零食、使用、低价服装等品类,单价基本不超过100元。虽然根据每个人的推荐算法会有例外,但从整体看来以小商品为主。
难道说,小商品才是小红书最大的黑马?
二、小红书不排斥9块9包邮
9块9包邮的小商品,看似与小红书格格不入。但对中小商家来说,小红书却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首先,相比于其他平台,小红书的货架电商属于起步阶段,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
不得不说,小商品的入局门槛相当之低。货源都不用去义乌这样的大市场找,有些本地的代工厂就能供应得来;小件的寄件费用不高,量大还能摊平物流成本;同时顾客的期望也比较低,售后不会有太大压力,“仅退款”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低门槛的结果就是,目前主流电商平台的小商品市场已经高度饱和了,老玩家利用先发优势建立了护城河,新玩家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而小红书做电商的时间较短,不足以头部商家建立壁垒,属于“百花齐放”的时代,竞争不算激烈,对新手十分友好。
与其在存量市场内卷,不如在增量市场赌一把,恐怕这就是涌入小红书商家的普遍心态。
其次,小红书有独特的流量分配机制和多元化的流量入口。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的店铺流量,除了直播之外,大多来自主界面的搜索,影响流量大小的不外乎销量、价格和口碑。有点平台还使用了竞价排名机制,想要更前的展示位就要付出更多的营销成本。
而在小红书开店,购物频道的流量其实只占了一部分,更多的来自笔记的推荐。某位在小红书售卖手机壳的商家表示,凭借发布图文和视频笔记触达用户,她的店铺月流水已超过10万,几乎没有营销成本。
而且,小红书的流量分配机制是“长尾化”的,一篇爆款内容会长时间被看到。可以说这是一个对优质内容十分友好的品牌,对那些有创作欲望的商家来说,小红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其实并不排斥小商品。
可能很多人以为,小红书的主体用户是年轻女性,9块9包邮的小商品入不了他们的眼。这实际上是一种刻板印象。
小商品并不意味着没有设计感,有些小商品虽然价格低,但同样凝结了设计者的心血和智慧,并不比高端的差。
还有些小商品的溢价空间很低,比如一次性纸杯、手机支架、可乐等,价格并不会因为平台不同有太多变化。那么对于小红书原生用户来说,在平台内购物便减少了许多麻烦。
此外,9块9包邮的商品试错成本很低,不需要过多的消费决策时间,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只是“顺手买了”而已。
所以,“调性不符”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只要有需求,小商品在哪里都吃得开。
三、低价特卖的小商品,巨头都在做
小商家涌入小红书,背后是整个行业风向的变化。纵观当前的电商巨头,几乎都为小商家提供了专属的频道。
拼多多就不用说了,最早把9块9包邮作为核心卖点的平台,一度成为平台的标签。
抖音的反应比较迅速。2022年10月抖音极速版APP在商城首页上线了“9块9特价”频道,覆盖家居日用、个护家清、服饰鞋包等八个品类,产品最低价仅1元。
然后跟上节奏的是淘宝。2023年4月,淘宝App测试首页的新版本,原来首页最显眼的聚划算、淘宝直播、有好货、每日好店四大频道,变成了淘宝直播、99特卖、淘鲜达三大频道。
最后是京东。5月10日,京东APP上线新版本,推出京东百亿补贴、京东秒杀、京东9.9包邮三个低价频道。同时推出了新人大礼,最低只要1元包邮。
可以看到,整个电商行业都在“低价”的路线上越走越远。考虑到行业趋势如此,小红书也力推小商品便不足为奇。
或许,未来的电商行业将不再区分“高端平台”与“低端平台”,每个平台都将有不同的入口,满足各个群体的用户需求。趋同并不是坏事,这只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