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大洗牌,京东的机会来了

  1.京东直播,再次发力

  相较于抖音、快手、淘宝,乃至视频号等巨头在直播电商赛道的大放异彩,京东的直播业务,一直都显得“不温不火”。

  或许是为了赶上电商直播的末班车,京东在直播领域再次发力。

  近日,京东商家中心宣布了新的直播政策,为了鼓励京东开放平台商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直播业务,共同促进京东直播生态的不断成长,京东直播发布了新的降扣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降低平台扣费标准,给商家直播,谋福利。

  据悉,本次降扣范围涉及12个一级类目,1439个三级类目,包括服饰内衣、美妆护肤、食品饮料、礼品、钟表眼镜、珠宝首饰、鞋靴、生鲜、酒类、工业品、箱包皮具、家用电器。除“家用电器”中部分类目降扣扣点为2%。其余通过京东直播带来的销售额,扣点则降至1%。

  而参与条件也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低门槛,对于所有适用的商品品类,只要商家开播就能够参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政策,在京东平台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早在2019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就推出类似政策,当时京东直播实现了100%的全品类覆盖,自营品牌开播率突破60%。

  但在京东平台除了自营店铺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第三方商家,如何发掘他们的直播动力,成了难题。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相较一般平台5%左右的扣点,平台扣点降为1%,这个福利绝对不小。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京东的直播业务似乎没什么声量。

  以老对手淘宝为例,2019年,淘宝直播的GMV就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淘宝上诞生了薇娅、李佳琦等代表主播。而京东直播GMV、用户具体数据等从未公开,也没有诞生出一位真正有全网知名度的主播。

  在京东的财报中,直播电商也没有单独的数据呈现,近几年来,京东更看重全渠道建设,而直播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而在京东之外的电商世界,直播电商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平地一飞冲天,又逐渐退潮,回归常态。抖音、快手、淘宝等玩家轮番上台表演,而京东似乎一直站在旁边“喊口号”。

  这也不由得让人发出一句疑问,京东,是不是做不好直播?

  2.京东做不好直播?

  提到直播电商鼻祖,大众都会想到淘宝直播,但实际上,京东直播和淘宝一样,同在2016年就成立了。

  在抖音直播平台功成身退的罗永浩,早在2016年11月,就曾做客京东直播,举办了“老罗专场”。

  图源:交个朋友直播间公众号

  但在早期,京东并未将直播与带货,强关联,据此前媒体报道,早期京东开展的直播业务都是以扶持自营店铺为主,而对于直播电商需要的达人生态、主播培养上,却并没有投入太多关注。

  直到几年后,直播带货逐渐成为大趋势,京东才跟着调整战略,2020年,被视为京东直播再次出发的重要节点。

  京东直播业务负责人张国伟对外表示,2020年,京东直播会有比较大的投入和发展。

  当年5月,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现身直播间,直播卖房,为新上线的“自营房产”业务站台,打响了京东直播崛起的号令枪。

  图源:21Tech

  并且京东也意识到了直播内容生态的重要性,2020年618,京东成立内容生态部门,将直播作为贯穿618全程的标配,据悉,618期间,京东直播平台举行了多场演唱会、音乐节,共有300多位明星和500多位总裁走进京东直播间。

  最后获得的数据也不错,2020年618,京东日均直播场次较去年“双十一”,增长14倍,日均带货GMV较去年“双十一”增长了21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具体的带货成绩,京东并未披露。

  对于直播业务的具体定位,京东徐雷在此前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商直播是很好的营销工具,而直播带货不是生意。

  这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京东直播“不温不火”的原因,彻底说清楚了京东直播业务的整体布局。

  因为直播,应该是个工具,而不是生意。

  在这个核心观点的加持下,京东直播走向了“内容+直播=营销场景”的路线。

  以首秀破2亿的汪峰直播为例,在7月底的直播中,京东将内容与品牌深度合作,汪峰重点带货宝洁系品牌,与以往单场直播多达几十种品牌形成了明显差异。并且通过秒杀的形式,保证了品牌的品质感,不走低价路线。

  并且在整个直播电商业务链条中,京东明显更加重视产品和供应链,丰富品类、优质物流以及售后都是京东的强项。

  简单来说,对于京东,直播就是一个营销工具,指望它打造品牌,指望它吸引流量,但就是不指望靠它挣大钱。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要点是,京东的直播业务并不局限在平台内部,在外部也走向了一条合作之路。

  2020年京东宣布和快手合作,2021年它和抖音小店联姻,2022年618,京东又搭上了视频号直播带货。

  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直播业务的不温不火,其实是一种战略定位上的选择,发挥直播工具属性,辅助主营业务。

  3.直播电商大洗牌,京东迎来新机遇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直播电商就进入退潮期,作为排头兵的直播界四大天王,相继隐退。而少了李佳琦们,似乎直播带货也没那么有效了。

  以美妆电商为例,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化妆品上半年的零售总额为1905亿,同比下降了2.5%。不少业内人士表明,头部主播的退出,对美妆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比如花西子2020年跟李佳琦合作时,其上半年发布的新品中,李佳琦带货的产品,销量可达20万单,而没有带货的产品,销量只有1000单左右。

  (数据来源:品观APP)

  并且依靠直播间为主要渠道的各类新品牌们,也遇到了增长难题,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消费者,都不太看好新品牌消费。比如在直播间受主播力推的钟薛高,遭遇滑铁卢。

  现在来看,直播电商退潮,但实际上是走向成熟期。而直播电商,就迎来了一个新的洗牌期,京东的机会来了。

  相较于以往的大主播竞争、全网最低价竞争,常态化的直播间,现在的直播竞争,更考验平台、商家、MCN机构的供应链建设和产品建设。

  以目前相对成熟的直播公司“交个朋友”为例,虽然仅是一个小公司,但交个朋友几乎打造了从供应链,到全品类直播和直播培训的全链路业务。而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因为供应链和选品能力的提升,而受到保障。

  前段时间罗永浩提出的那个“内容歪风”理论,就是对产品和供应链能力的有力佐证。

  对于直播机构如此,对于更大的平台来说更是如此,供应链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无论是小的MCN机构,还是大的电商平台,都在加强供应链侧建设。

  比如抖音、快手的物流领域布局,7月初,抖音在吉林等地开启“极速达”服务测试,据悉,该服务可实现商品同城当日达、周边城市次日达。而快手也于今年6月10日悄然在四川成立成都快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追赶巨头布局物流的步伐。

  而相较直播生态建设,目前巨头们更需要的是包括直播、短视频、图文在内的内容生态建设,再辅以商品侧的供应链建设,才能打造更好的电商生态。

  表面上看,京东似乎没有赶上直播电商大潮,但是在直播带货退潮时,京东直播就成了站在岸上的那个。

  随着直播的工具化属性越来越突出,“不温不火”的京东,或许迎来新的机遇。

电商资讯*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文章网址:http://www.cnecn.com.cn/hangye/live/2022-07-25/4004.html
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