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砸入千亿,阿里在自动驾驶的路上拼命追赶

  1.阿里自动驾驶,放了一个大招

  2013年,百度启动自动驾驶项目;

  2016年,京东发布无人配送车,在2017年完成首单配送。

  2017年,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首次对外公布研究进展。

  而阿里巴巴直到2018年4月,才正式宣布研发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相比百度京东腾讯,阿里巴巴自动驾驶领域,来的有点晚。

  但最近,阿里放了一个大招:自动驾驶卡车。

  6月底,浙江德清成为全国首个颁发L4级“主驾无人”自动驾驶卡车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城市,阿里巴巴宣布获得首批2张牌照之一。未来,由阿里达摩院研发的无人卡车“大蛮驴”将在德清指定区域展开道路测试。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陈俊波介绍,“此次路测牌照将加速阿里L4级无人卡车的研发落地,帮助我们把自动驾驶推向公开道路”。同时也意味着,阿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次重大进展。

  除了此次即将落地的大蛮驴之外,2020年阿里发布的末端自动配送小车“小蛮驴”已配送超1000万物流订单。数据显示,从0到100万单,小蛮驴用了一年时间,从100万到1000万单,它用了6个月时间。

  干线智能卡车+末端配送小车,阿里智能配送体系,正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来逐渐完善。

  今年618期间,菜鸟将入局自营物流的事件登上热搜,据菜鸟方面回应,菜鸟确实在发力自营物流服务。并且将打破一直以来的“轻资产”模式,打造一个“轻重结合”的物流体系,将智能仓库、智能配送、超级物流枢纽等核心领域建设相结合。

  从这个规划来看,阿里自动驾驶的研发,正为智能物流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可以说,虽然相较百度,阿里入局较晚,但关于自动驾驶的目标和未来应用场景规划,阿里却十分清晰。

  2.马云投资千亿,阿里自动驾驶喜忧参半

  梦想是美好的,但抵达梦想的路途,总是枯燥,且折磨的。

  阿里要打造智慧物流运输平台的路线虽然清晰而又专注,但现阶段,要想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等领域实现超越,资金必不可少。

  以百度为例,李彦宏在2021年表示“百度去年投入200亿研发自动驾驶”,并且,未来仍需要10到20年的长期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自动驾驶直接定位于L4级自动驾驶,这个等级的技术难度和硬件成本,远超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中金公司报告显示,在L4级自动驾驶的主流方案中,仅感知层(雷达、摄像头、定位系统等)的硬件成本就高达3.26万元,而L2级仅需3600元左右。

  相比已经落地的小车“小蛮驴”,智能卡车“大蛮驴”的成本会更高,根据卡车之家数据,一台国产燃油重卡的售价约为40万元,而纯电重卡更是高出一倍左右。

  摆在阿里自动驾驶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物流领域,马云分别承诺了两项“千亿投资”计划,一个是达摩院成立之初,马云宣布要投入1000亿元进行科研,自动驾驶项目就在其中。

  另一个是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说“阿里巴巴和菜鸟网络将投资上千亿元来打造一张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

  根据Wind数据,阿里在2017-2019年间的研发投入分别是171亿、228亿、374亿。如果要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进展,必定要投入更多。

  另一个难题就是阿里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是选择类似于华为的技术研发,走“轻资产”的智能驾驶平台路线,还是直接投入造车领域,做全掌控的“重资产”模式,需要做出抉择。

  目前看来,在电商发展道路上,阿里已经经过多次轻重资产模式的选择,做平台生意还是自营电商,做物流平台还是自建物流基础设施。在智能驾驶领域,阿里似乎还没确定。

  但无论选择何种模式,“卖车”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阿里已经完成了“小蛮驴”的商业化运营,2018年6月,时任阿里菜鸟ET物流实验室主任张春晖在现场的话是:“未来三年,阿里菜鸟无人设备将达到十万台。”

  但目前来看,这个目标还没达成,而专注干线物流的“大蛮驴”,将对阿里的技术、资金、销售、运营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京东自动驾驶卡车为例,早在2018年,就已经在美国完成了2400小时的智能驾驶超级测试。但近两年,却没有什么新消息传来。

  难题很多,投入很大,阿里自动驾驶任重道远。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科学家兼小蛮驴智能科技总经理王刚,已在2022年1月宣布离职。

  这无疑又给阿里的自动驾驶业务,带来一丝阴霾。虽然自动驾驶的市场十分广大,但究竟什么时候能吃到这盘蛋糕,还没能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自动驾驶公司嬴彻科技已经联合德邦快递开辟国内首条智能驾驶货运专线,在上海和济南之间的干线开展货运业务。

  在自动驾驶研发这条艰难之路上,阿里需要加速追赶。就像马云说的那样“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在后天来临之前,阿里还在坚持。

  3.巨头混战智能汽车,阿里加速追赶

  除了阿里之外,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有不少巨头大张旗鼓的入局。

  看似没有入局的美团,也通过大规模投资的形式,逐渐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隐秘巨头。

  就连罗永浩,在此前媒体采访中,也透露出自己最后一次创业,首先考虑的就是智能汽车。最后因为这个领域的竞争太过激烈,他就选择了AR赛道。

  凡此种种,都证明了智能驾驶的火热。用前华为高管苏菁的观点来看,本质上,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智能汽车,还是自动配送,都是一台带着不同外设的大号计算机而已。

  所以诸如智能汽车、无人配送、乃至无人机配送等等,从核心技术来看,几乎是一致的,巨头们所期待的就是无人配送技术带来的效率变革。

  并且和面向民用和消费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不同,互联网巨头造车,几乎都和各自的业务发生联动

  比如美团、京东的外卖配送小车,阿里的“小蛮驴”,顺丰的无人机配送等等,都是通过技术与业务联动,从而降低业务成本。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快递员超420万人,外卖小哥超700万,按50%替代量换算,需要无人配送车约500万台,达到量产规模后,由此产生的市场空间达7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仅是末端配送。

  而卡车和干线配送市场,早就超万亿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社会公路货运物流总费用超过11万亿元。其中,中重卡承担的干线运输费用占整个公路货运的82%。

  图源:偲睿洞察

  由此可见,巨头们集体押注技术变革技术,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事情, 押注智能出行,就成了大厂们新的征程,而整个电商行业都在等待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入局相对较晚的阿里,正在万亿自动驾驶市场中,拼命追赶。

电商资讯*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文章网址:http://www.cnecn.com.cn/hangye/renwu/2022-07-25/4010.html
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