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建议: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3月5日消息,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2024年两会提案中建议,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支持大模型向垂直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周鸿祎介绍,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一方面是对抗 Open AI 的通用大模型基础战,另一方面是差异化、特色化的大模型应用战。当前,中国在通用大模型核心技术上赶超美国还需要时间,但在大模型应用方面,2024 年是大模型应用场景元年,中国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模型发展之路。
周鸿祎指出,虽然通用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在企业级场景中的应用常常“水土不服”,例如缺乏行业深度、与业务结合不足、存在“幻觉”内容难验证等。而垂直大模型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国发展大模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应该是借助产业和场景的优势,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寻求多场景应用、垂直化和产业化的落地。
图源:微博@周鸿祎
针对如何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周鸿祎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首先,场景很重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大有可为,周鸿祎建议政府、央国企率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为发展垂直化、小型化、低成本的大模型开放更多“小切口、大纵深”的落地机会。同时,建议企业用大模型不能冒进,而是要用AI逐步改造业务,在实践中要拆分场景具体分析,在业务流程上选择与大模型成熟能力匹配的业务环节切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逐步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数转智改。
其次,知识很重要。大模型的数据、知识只是人类知识的冰山一角,企业还有大量的“暗知识”,如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图等企业具有的独特知识,基于“暗知识”的垂直大模型能更好解决企业问题。因此,周鸿祎建议鼓励企业在定制AI前,做好“暗知识”的管理,将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专属知识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训练,深入企业级场景,满足企业需求。
最后,业务融合很重要。周鸿祎强调了业务融合的重要性,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结合,同业务流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模型的价值。周鸿祎认为,大模型与业务场景的融合是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国家应鼓励企业拿出一至两个业务场景与大模型融合,创造可落地推广的与业务紧密融合的大模型,推动这些大模型与数字化系统融为一体,从而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图源:微博@周鸿祎
在《关于全面建设安全云、推广数字安全云化服务的提案》中,周鸿祎提出,以“安全即服务”的理念,通过建设云化数字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云”,集中数字安全能力,以云服务的方式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输出安全效果。
具体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统筹建设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集中数字安全能力;二是改变重建设轻效果的思路,鼓励各单位购买数字安全云化服务,作为传统网络安全建设的升级路径;三是鼓励网络安全企业积极转型,以安全即服务的方式来为国家整体数字安全水平提升作出贡献,尤其是鼓励具备核心技术、被美国制裁的龙头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图源:微博@周鸿祎
另外,在2024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对此,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发表学习心得表示,作为从业者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去年4月我就提过,过去是“互联网+”思维,未来是“人工智能+”思维。今天看到“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我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创业者,更加责无旁贷,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安全”的方向上将继续深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3次“人工智能”和26次“安全”,这也和360的战略发展不谋而合。一直以来,360都聚焦做好安全和人工智能“两件大事”,一方面为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底座,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迈向数字化的顶峰。如今,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引发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为此,我也在今年的提案中呼吁,我国应充分发挥场景优势,推动大模型的垂直化、产业化发展,让大模型作为生产力工具与传统产业进行“数转智改”结合,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赋能者。
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就必须着力破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难点,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因此,我在另一份提案中建议要把安全发展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 让安全成为保障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数字安全的普惠,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座。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提出要继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新征程新使命,未来,民营科技企业将不负使命,加快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