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部门组织变革 推出SAN分级管理策略

  3月13日消息,据36氪消息,小米生态链部门近期提出了“SAN分级管理策略”,并相应做了组织变革。知情人士称,这也是小米生态链模式十年以来的一次最大改革。小米内部人士回应称,该方案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小米生态链已经是一个跑通的成熟模式。”该人士表示,但是品类众多、业务不够聚焦,现在分层分级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各个业务线更聚焦,实现生态链业务更好的规模化。

  具体而言,小米将以S、A、N三个分类逻辑来划分众多的生态链品类。其中,S类将作为小米生态链未来最关键的品类,小米梳理出了音箱、路由器、门锁、摄像头四个方向。

  一位知情人士称,S类是未来有机会做到50-100亿市场规模的品类,由小米生态链和生态链公司共同负责。S类当中,目前小米被选中合作的生态链公司还在持续确定中——小米音箱的合作方为此前负责过“米兔故事机”项目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机器岛”;门锁则选择了此前负责小米智能锁公司的“鹿客”;摄像品类则选择了六家;路由器品类暂时挂空挡。

图源:微博@36氪

  另外,A类别为未来有机会超过10亿元规模的品类,包括空气炸锅、电饭煲、净水器、厨电、空气净化器等等。这一类别的产品运营方式和原来的生态链模式类似,没有出现太大的模式调整。

  N类的模式变化较大,主要是锁定规模为10亿元以下的品类。据了解,这一品类中,小米未来将会重点把握品质,但对于定价体系、立项标准等等,则会相应放松管控,把控制权交还给生态链公司。目前,小米生态链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和小米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图源:小米官网

  该报道还称,为了适应这次生态链分类逻辑的转变,小米生态链部门近期在组织架构上也相应做了调整,三个新事业部的负责人重新明确——S类体系负责人为程亮,A类为杨浩东,N类为刘迪。

  一位知情人士解读称,从原来的7个事业部减轻为如今的“SAN”三个事业部,本质上为了是让”重的变重,轻的变轻”。前述人士称,对于S类当中的关键品类,小米未来将会加强资源倾斜;而对于整体盘子没那么大的品类,小米则计划将整体流程变得更“轻”,包括推进快速立项、弱化整体的过程管理,废除单品立项标准等等。

电商资讯*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文章网址:http://www.cnecn.com.cn/service/tech/2024-03-13/16326.html
赞 | 0